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实行开放式教学,半封闭式管理,坚持服务“ 三农 ”的办学宗旨,以培养畜牧业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掌握畜牧兽医所必须的兽医、家畜饲养、动物防疫的基本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具有示范、推广先进经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社会和广大农村,培养现代畜禽生产技术、养殖、饲料、兽药企事业单位急需的高素质科技型创新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掌握动物饲养、繁育、疾病防治、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招收一人,成才一人,就业一人,带富一家为办学目标。
(二)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1、专业及专门化方向名称:畜禽生产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610301)
2、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领域的职业农民,重点以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复退伍军人、在职人员,地区、年龄不限,均可报读,免试入学。
3、学制:实施全日制脱产学习,有效学习年限为2至3年。
(三)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
序号 | 能力模块名称 | 每模块应具有的专业能力 | 各能力模块开设的主要课程及实训 |
1 | 基本素质和能力 |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一般的基本理论知识。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思想道德与法律;3、应用文写作。 |
2 | 一般职业能力 | 具有良好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 1、农业基础化学;2、兽医学;3、畜牧基础。 |
3 | 核心职业能力 | 具有家畜饲养、动物防疫的基本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 | 1、家畜饲养学;2、动物疫病防治;3、实用技术。 |
4 | 综合职业能力 |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家畜饲养、动物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 | 实训实习及毕业实践。 |
2、专业(技能)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 学时数 |
1 | 兽药及药理基础 | 讲授兽医药物基础知识,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作用于神经、血液、泌尿、生殖系统的药物、维生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以及常用解毒药等。 | 按教学 计划 | |
2 | 畜禽解剖生理 | 了解动物解剖生理的基本概念、各个系统的构成及生理作用,掌握器官或组织的位置和标志。 | 解剖鸡、鸭、猪指认各部位。 | 按教学 计划 |
3 | 畜禽营养与饲料 | 了解饲料成分及常规分析、饲料分类、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及畜禽营养需要、日粮配合和饲养标准等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合理配制饲料的技术。 | 按教学计划 | |
4 |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 了解微生物基本理论、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其在预防医学上的应用;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验技术,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 现场识别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特征。 | 按教学 计划 |
5 | 兽医基础 | 了解动物疾病和病理基础知识及动物疾病的一般检查、病史调查、系统检查方法;掌握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特殊检查方法、建立诊断的方法及程序。理解动物疾病治疗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6 | 畜禽生产 | 了解牛、羊、猪禽的饲养管理和繁殖的基本知识,掌握其生产常用的基本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7 | 兽医病理学 | 讲授畜禽疾病的基本规律及其防制措施,畜禽疾病的临床检查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治疗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8 | 畜禽繁殖与改良 | 讲授畜禽繁殖的基本方法及其技能,畜禽良种的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9 | 猪病防治 | 理解猪的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病因、诊断和防治知识,掌握其诊断和防治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10 | 牛羊病防治 | 理解牛和羊的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病因、诊断和防治知识,掌握其诊断和防治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11 | 动物防疫与检验 | 理解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掌握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和进出境检疫等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12 | 水产养殖 | 讲授淡水养殖的方法和要领,以及对各种病例的讲解。 | 按教学 计划 | |
13 | 宠物疾病诊断与防治 | 理解和掌握犬、猫等宠物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以及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14 | 禽病防治 | 理解禽的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的病因、诊断和防治知识,掌握其诊断和防治技术。 | 按教学 计划 | |
15 | 宠物美容与护理 | 了解犬只发展,犬种知识、护理,洗护护理,以及犬只常用造型修剪与运营管理。 | 按教学 计划 |
(四)教学学时。
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 时 | 学分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7周 | 18周 | 17周 | 跟岗、顶岗生产实习 | ||||||||||
文化基础课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必修 | 72 | 72 | 4 | |||||||||
语文 | 必修 | 36 | 36 | 2 | ||||||||||
数学 | 必修 | 36 | 36 | 2 | ||||||||||
体育 | 必修 | 140 | 44 | 96 | 2 | 2 | 2 | 2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必修 | 72 | 42 | 30 | 4 | |||||||||
化学 | 必修 | 72 | 60 | 12 | 4 | |||||||||
就业指导创业教育 | 必修 | 34 | 34 | 2 | ||||||||||
安全教育 | 必修 | 10 | 10 | |||||||||||
历史 | 必修 | 68 | 68 | 4 | ||||||||||
小计 | 540 | 402 | 138 | 18 | 2 | 2 | 8 | |||||||
专 业 课 | 专业核 心课程 | 兽药及药理基础 | 必修 | 104 | 94 | 10 | 2 | 4 | ||||||
畜禽解剖生理 | 必修 | 108 | 84 | 24 | 6 | |||||||||
畜禽营养与饲料 | 必修 | 104 | 94 | 10 | 2 | 4 | ||||||||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 必修 | 68 | 58 | 10 | 4 | |||||||||
兽医基础 | 必修 | 140 | 130 | 10 | 4 | 4 | ||||||||
畜禽生产 | 必修 | 140 | 130 | 10 | 4 | 4 | ||||||||
动物病理 | 必修 | 102 | 85 | 17 | 6 | |||||||||
畜禽繁殖与改良 | 必修 | 140 | 130 | 10 | 4 | 4 | ||||||||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必修 | 102 | 50 | 52 | 6 | |||||||||
禽病防治 | 必修 | 108 | 70 | 38 | 6 | |||||||||
猪病防治 | 必修 | 108 | 70 | 38 | 6 | |||||||||
小计 | 1224 | 995 | 229 | 10 | 26 | 24 | 10 | |||||||
限选课程 | (专门化方向名称) | 水产养殖 | 限选 | 102 | 78 | 24 | 6 | |||||||
宠物疾病诊断与防治 | 限选 | 70 | 45 | 25 | 2 | 2 | ||||||||
牛羊病防治 | 限选 | 102 | 70 | 32 | 6 | |||||||||
宠物美容与护理 | 限选 | 72 | 50 | 22 | 4 | |||||||||
小计 | 346 | 213 | 133 | 2 | 2 | 4 | 12 | |||||||
综合实 训课程 | 畜禽阉割技术 | 必修 | 30 | 30 | ||||||||||
岗位技能考核 | 必修 | 20 | 20 | |||||||||||
跟岗、顶岗生产实习 | 必修 | 1000 | 1000 | |||||||||||
小计 | 1050 | 1050 | ||||||||||||
合计 | 3160 | 1640 | 1520 | 30 | 30 | 30 | 30 |
(五)实训实践。
1、教学综合实训。专业技术课,每上完一门课结合实践操作考试教学点的实习场地进行,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组织,每人一张考核表,逐项打分,不合格重做。
2、顶岗生产实习。在广西桂东南地区涉农职校中我校唯一拥有设备最先进、最齐全的动物病理诊断实验室、动物骨骼体型标本室、宠物医院、猪精检验、多媒体教学室、图书阅览室,养牛、养羊、养猪、养禽,水产以及经济动物养殖实训基地和拥有校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玉林参皇、玉林新希望集团等30多家单位长期作为学校教学、实验、实训基地。
(六)毕业与就业。
1、毕业: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各门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确定最终成绩。
2、就业。
j初始岗位:养殖企业饲养员、养殖企业普通养殖兽医技术员、饲料厂和兽药厂技术服务及营销人员等岗位。
k发展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一线连续工作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可以从初始岗位升迁到发展岗位。其包括:养殖企业高级养殖兽医技术员、养殖企业业务经理、养殖企业技术主管、养殖企业技术总监、养殖企业技术场长,饲料或兽药生产及销售企业区域经理或部门经理,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管理员等岗位。
三、教学实施
(一)基本素质与职业态度。
1、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3、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精神。
5、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8、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9、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
1、职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
序号 |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1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和职业素养知识。 |
2 | 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利用新信息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变更需求。 | 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
3 | 具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与他人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力,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 | 了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具备应用文相关的基础知识。 |
4 | 具有组织、协调职业岗位中个人与单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组之间关系的能力。 | 具备社交礼仪、公共关系知识。 |
2、职业岗位能力(专项能力)
序号 |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面向岗位 |
1 | 具备畜牧、禽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能力 | 畜禽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畜禽饲粮配制技术 | 畜禽饲养员 |
2 | 具备常见畜牧、禽的良种选择、繁育的技能 | 畜禽的良种繁育知识 | 畜牧兽医养殖技术员 |
3 | 具备禽蛋孵化基本技能 | 禽蛋孵化、初生雏处理知识 | 家禽孵化技术员 |
4 | 具备养殖场日常疫病防疫工作和环境控制技术;畜禽疾病初步诊断和处理的能力 | 畜禽场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技术;动物临床诊断技术。 | 动物疫病防治员 |
5 | 具备畜、禽日粮配方设计和饲料筹划能力;具备选择良种能力 | 畜禽日粮配方设计和饲料筹划技术;畜禽良种选育计划制定与实施 | 畜禽养殖技术主管 |
6 | 具备建立畜禽防疫体系、畜禽疾病实验室诊断及治疗,重大疫病判断与汇报的能力 | 临床检查、尸体解剖、实验室诊断、处方开写、给药、疾病诊断与防治的知识 | 兽医技术主管 |
7 | 具备制定养殖场经营投资计划能力;制定养殖场产品营销计划;成本核算能力和畜禽场规划能力。 | 畜禽场经营管理技术;畜禽场规划建设技术;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应用文写作技能。 | 养殖场业务主管 |
3、职业拓展能力
序号 |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1 | 具备循环经济养殖的能力 | 循环经济相关知识 |
2 | 具备水产鱼类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能力 | 鱼类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知识,鱼塘水质环境控制、鱼病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知识 |
3 | 具备经济动物的饲养管理能力 | 经济动物的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知识,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知识 |
4 | 具备畜禽产品加工的生产与经营能力 | 畜禽产品加工、畜禽产品销售知识 |
5 | 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的能力,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 | 就业与创业相关知识 |
(三)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广西参皇集团、广西玉林希望集团、广州宠物医院、台湾福懋宠物医院等养殖龙头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及就业岗位情况,分析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完善 “按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1、(第一学期):进行职业综合素质和畜禽饲养员岗位认知能力培养。进行基本文化素质课程和畜禽饲养员岗位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新生深入养殖场现场,对养殖设备、养殖流程、饲养员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等建立系统的感性认识。通过本阶段教学,使学生具备畜禽选料饲喂、饲养管理登记、家畜发情妊娠鉴定、日常疫病预防等能力和职业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的精神,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设计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2、(第二学期):进行职业综合素质和初级技术员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掌握初级技术员岗位核心技能。使学生具备畜禽配种、疫病监控和环境监控等能力和初级技术员职业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沟通交流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
3、(第三学期):进行高级技术员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专业实训室和养殖场中开展高级技术员岗位核心领域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掌握高级技术员岗位核心技能。学生全部进驻广西霖翔有限公司和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具备饲料配方设计、免疫程序制定和疾病诊断防治等能力和高级技术员职业素养。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做中学、学中做,获得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
4、(第四学期):进行主管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在玉林参皇集团、玉林新希望集团和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具备畜禽场管理、周转计划和成本核算等能力和主管职业素养。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为了让学生顺利过渡到顶岗实习阶段,安排2周以上、一个月以内的教学生产实习,让学生在学校周边的养殖场开展短时间适应性顶岗实习。
5、(第五、六学期):跟岗、顶岗实习。针对不同人才需求,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一年的不同生产方向的跟岗、顶岗实习,结合岗位工作与企业文化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校企共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为指导老师,实行企业导师制,通过预就业顶岗实习,学生在职业素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使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四、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认真抓好各环节的落实,推进规范办学。依据国家、上级教育部门的教育条例、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规定,组合我校的实际,相继建立和完善了符合我校管理的规章制度,推进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成立学校教学诊改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及督促各部门诊改工作,确保教学诊断工作顺利开展。
组 长:覃书信
副组长:卢斌、周仁成
成 员:邓福宗 黄树清 曾燕秋
(二)强化课程思政。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培养学生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从探索、实施课堂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
1、知识目标。
j掌握兽药及药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k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作用与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并能指导临床科学选药和合理用药;
l掌握一定的药物贮存、保管及药物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m掌握动物医疗处方开写、药物配制、给药方法等专业技能;
n掌握宠物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及护理管理。
2、技能目标。
j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和一般规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缺氧、炎症、发热、黄疸、肿瘤的概念、引起原因、病理变化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
k掌握尸体剖检基本知识、尸体剖检的顺序;掌握尸体运送及处理技术、病料采取及送检技术。
l能熟练捉拿、保定动物;根据药物的性质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会不途径的给药(注射、口服等)技术;能为养殖场合理选择消毒药,并进行配制和消毒;
m能熟练操作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并选出病原菌敏感药物;能给错误处方纠错,并根据病例提示开写处方;
n能进行药房管理,会药物的保管、贮存方法;能通过药品包装标识,识别假、劣动物药品;
o能配制常用液体剂型(如溶液剂、酊剂);会查药物配伍禁忌表,并能进行常用药物配伍禁忌的处理;能多个途径收集学习资料,并进行主动学习;能运用所学药理知识分析、解决动物生产用药问题。
p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掌握动物尸体剖解技术,及病料采集、保存和运送技术。
3、素质目标。
j具备热爱畜牧兽医事业、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k具有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精神;
l能理解企业文化和具备企业适岗能力;
m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程与教案制订。
1、教案编写: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编写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以利于教学的组织和围绕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
2、教材编写:编写教材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以理论知识够用适用为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要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选用的教材一定要符合中职学生教学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安排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中的实训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
3、师资和实训条件: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动物营养、动物繁殖、动物解剖生理等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等,以利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另外,本门课程的实训条件要求有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室,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
(四)深化“三教”改革。
1、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主要介绍兽药的临床应用、中草药的应用及动物常见病理变化特征等。课程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机理、作用、用途和用药注意事项等,而药物的应用、配比及处方开写是课程的难点。解决办法是通过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将相关试验制成视频,让学生能清晰的看到药物作用的效果及动物的典型病理变化,同时加大了实操性技能项目的种类和训练时间,增加了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到畜禽养殖场、动物医院及药房实践,结合课程内容,了解生产上各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规范性,练习处方的开写方法。
2、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标本和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直观性。在平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j讲授法:主要应用在本课程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系统 讲解本课程大纲规定的重点、难点、要点,使学生全面学习本课程内容。
k案例教学:教师以出题、引导和综合为主,学生以思考、讨论、查阅资料为主。师生合作,“教”与“学”互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如介绍药物的合理应用时,先说一个“事故病例”,提出问题,为什么出现事故?应怎样用药?让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网络课程资源查阅资料,再小组讨论提出答案。
l参与法:安排部分章节让学生参与现场操作与讲授,教师听讲并及时给予点评,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增强参与意识,使教与学有效的结合。
m社会实践教学:课内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对动物医院、养殖场的参观调查或开展服务“三农”活动等,将课堂所学药物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或了解现实生产中使用药物与课堂所学内容有什么差距?这样做既能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知识面。
3、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丰富,直观性强,现场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现场工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4、教学评价。
主要是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模式,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操作技能、课后作业等手段,实践性考核比重大些,但要注重平时的评分汇集。平时的评分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五)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 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努力搭建网络化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也可 以进行虚拟实训,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答疑和辅导,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六)改进管理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既要突出中等教育的层次,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
2、加强校企合作的融合深度,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聘请的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既要参与教学,也要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
3、充分利用实训条件,将相关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到实习基地进行,核心技术课程尽可能体现“任务引领、过程导向、学做一体、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特征。
4、建立包括组织保障、质量目标、信息收集、评价分析、信息反馈和调控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系统工程。
5、重视学生评教工作,通过学生信息员、座谈会、网上评教等途径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师教学效果。
6、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提问、实验报告、技能测试、试卷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7、积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吸纳本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尤其是接纳毕业生的企业要成为社会评价的重要部分,要重视用人单位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玉林市华农职业技术学校
2022年1月17日